日本茶道裡的美濃燒陶瓷--「黃瀬戶」、「瀨戸黒」、「志野」、「織部」

美濃燒 黑織部 茶碗
風格大膽的黑織部茶碗

說到全球知名的「美濃燒」陶瓷,常常能在台灣的陶瓷特賣會或超市發現其蹤跡。但是,美濃燒陶瓷可不是來自台灣高雄美濃喔!而是日本岐阜縣同名的「美濃」。更精確來說,美濃燒是日本岐阜縣土岐市、多治見市、瑞浪市、可兒市等地生產的陶瓷器的統稱,這些地方在古代為美濃國領地,故生產的陶瓷器稱為美濃燒。

1300多年歷史的美濃燒陶瓷,以其悠久的發展歷史與多采多姿的造型,在日本茶道史上佔有一席之地。例如鼎鼎有名「黃瀬戶」、「瀨戸黒」、「志野」、「織部」等茶道陶器都是發源於美濃。下文介紹美濃燒的起源、美濃燒與茶道的淵源與美濃燒的茶陶種類

延伸閱讀: 新手這樣挑茶道茶碗就對了!從材質/造型/產地3關鍵,教你入手好用安心的抹茶碗

美濃燒的起源

古墳時代窯的模型圖與「須恵器」
古墳時代窯的模型圖與「須恵器」

在日本的岐阜縣東濃地區,研究員發現了古老陶器窯的遺跡,約可追朔距今1300年前的7世紀古墳時代後期。當時的人將山的斜面挖製成陶窯,以千度的高溫燒製堅固的硬質陶器-「須恵器」(すえき)。這種「須恵器」在古墳世代多用作葬禮陪葬和祭祀禮器使用,可說是美濃燒最早的起源

美濃燒與茶道文化

鐮倉時代到室町時代(13~15世紀)間,在瀨戶地區的窯所燒造的陶器被稱為「古瀬戸」。隨著興起的茶道文化,瀨戶的陶工迎合貴族與戰國大名的喜好,燒製了仿效中國進口的茶碗、茶罐與花瓶等茶陶。這些澆上灰釉和鐵釉的「古瀬戸」稀有珍貴,等級僅次於中國的舶來品,成為當時日本茶道的逸品,例如瀨戶天目茶碗瀨戶茶入等。

茶道中裝濃茶的抹茶罐(圖片出處:Wiki)
瀨戶肩沖茶入-茶道中裝濃茶的抹茶罐(圖片出處:Wiki)

日本戰國時代,織田信長在美濃「天下布武」後,原來在瀨戶地區的陶工也搬到了交通販售更便利的美濃地區。到了戰國後期,美濃的陶工更生產出日本獨有的「黃瀬戶」、「瀨戸黒」、「志野」等陶器種類,並且在「織部」時期出現之前,迎接了最繁華的美濃桃山陶時代

美濃燒的茶陶種類

黃瀨戶(きぜと)

重要文化財 黄瀬戸大根文輪花鉦鉢  相国寺蔵

黃瀨戶是桃山時期美濃燒造的黃色釉風格陶器的統稱。據說是模仿中國明朝的華南三彩青瓷而來。但由於陶器燒製條件、原料都不同,而產生了日本黃瀨戶獨有的美麗黃釉色與風格趣味。

黃瀨戶經典造型,會手工刻上花草與蔬菜等紋飾,並全體淋上少比例鐵質的黃釉料,最後再以有氧化銅的綠釉重點著色,整體呈現樸拙、田園雅趣的風格,常作為盤、缽、菓子器等餐具使用。

瀨戶黑(せとぐろ)

瀨戶黑茶碗

瀨戶黑是桃山時期美濃的研發出來的製陶技術。相對於黃瀨戶器型以餐具、菓子器為主,瀨戶黑則用作茶道茶碗為主。

瀨戶黑也稱為「引出黒」,是因為陶工從高溫的窯中取出茶碗的動作,之後快速放入水裡冷卻後,便會呈現這種黝黑帶光澤的釉色與凹凸不平的柚子皮表面。因其侘寂(侘び寂び)的風格,瀨戶黑的茶碗也深受茶人喜愛。

志野(しの)

赤志野 茶碗

志野是施以白色為基調的長石釉(志野釉)陶瓷的統稱。起源也許來自陶工模仿類似中國白磁和青花的陶瓷,因而上了非常厚的白色長石釉,結果反而成為另一種有特色的本土風格類型。

器型方面,志野廣泛燒製成茶碗、茶道具、餐具、花器等器物。根據製法,可分為無地志野、繪志野、赤志野、鼠志野等種類。

志野茶碗有著手捏的風格、半透明的白釉裡透著圖案化的鐵繪紋飾,還有如月球表面的趣味手感,歷來令茶人意亂神迷不已。有好幾件日本國寶與重要文化財都是志野茶碗,可見志野茶碗之於日本茶道文化的崇高地位。

織部(おりべ)

織部 手付菓子器
織部陶器以怪異的造型、大膽裝飾風格、鮮明的銅綠釉色衝擊著視覺的審美。

17世紀初,美濃的第一個織部陶器被開發燒製出來,據說「織部」一名源於慶長年間的古田織部(1544~1615)的名字。古田織部作為戰國時代的武將,也是傳承茶聖千利休茶道的大家。相對於千利休喜好的素樸侘寂(侘び寂び)風格,古田織部在茶器製作、建築、造園方面風格大膽且自由,帶動了安土桃山時代的流行文化「織部風」

傳承百年的織部陶器即使如今看來,也是非常創新現代,且忍不住會心一笑的設計。除了茶碗、茶道具,也有餐具以外。根據技法分為青織部、總織部、紅織部、鳴海織部、志野織部、黑織部等種類。

特別分享織部陶器的製造短片,可窺見織部的獨特技法。
(影片來源: 可児市観光交流課)


以上簡要地介紹了美濃燒的起源、美濃燒與茶道的淵源與美濃燒的茶陶種類,希望大家對這項延續1300多年的日本陶瓷工藝有了新的認識。下回到超市看到這些來自美濃的陶瓷器,也許可以辨識其種類,或是多一份歷史文化的風情也說不定呢!

下回用美濃燒的茶碗點茶如何呢?


留言